来源:我爱卡 小编:sunbing 发布时间:2012年09月06日
内容导读: 消费陷阱在任何国家、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都不可避免地客观存在,汽车消费陷阱自然也不例外
消费陷阱在任何国家、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都不可避免地客观存在,汽车消费陷阱自然也不例外。尤其是对于国内的消费者来说,大多数人还是第一次购车,因此,上当受骗的事情时有发生。下面我们就对在汽车消费中出案频率最高的“陷阱圈套”作逐一分析,或破解骗局,希望能在购车时对你有所帮助。
陷阱1:偷梁换柱
骗术:目前很多消费者缺乏基本的汽车知识,甚至对所选购车型缺乏必要的了解,这一弱点常被不法车商利用,从中牟利。
案例:某车商知道张先生对车辆基本配置不清楚,于是把一辆基本型轿车稍做改造当做豪华车型卖给他,从中牟利近7000元。个别车商还擅自对汽车在外观、内饰上采用豪华配置,转移消费者关注点,而对发动机、安全配置等关键部分有意淡化或回避,欺瞒消费者。个别不良车商甚至将汽车内部配置价格较高的配件偷换为价格便宜的。
对策:选择规模较大的汽车专营店或大型汽车交易市场,它们较为专业,可信度高,很大程度上可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
陷阱2:低价为幌
骗术:在消费者和市场的多重挤压下,越来越“精明”的汽车经销商用低价车做幌子,尽可能地扩大车价范围,重点卖高价位车,以此坑骗消费者。
案例:李女士到汽车市场看车,对某款新车情有独钟,最低售价仅2.98万元。但该车既没收放机,又无空调,配置又低。最后她再三权衡后,终于以不菲的价格去买配置较为齐全的该车型。在这个个案中,厂家既作了低价的姿态,又获得了高利润。
对策:想好自己要花多少钱买车再去车市。否则,极易中了厂家的销售花招而一次一次地提高买车标准。
陷阱3:优惠缩水
骗术:目前购车赠送车内装饰是现在很多经销商惯用的促销手法。但不良经销商赠送的装饰大多包含了水分,其实际价值往往会在经销商宣传的标准上大打折扣,而以次充好的现象也极为普遍。
案例:一汽车销售人员告诉记者,一些汽车经销商赠送配置号称进口或优质产品,其实是一些质量极为低劣的廉价产品,容易埋下安全隐患。他们将普通的贴膜、地胶、皮椅等价格翻番,以“购车赠送××元豪华装饰”诱惑消费者。
对策:消费者在选购这些有“大礼包”赠送的车型时,务必小心谨慎,应该首先向比较了解市场的朋友咨询一下,或者亲自去汽车装饰市场看看这些“礼单”上的东西到底值多少钱,之后再做选择。
陷阱4:降价补偿
骗术:降价补偿,请你入瓮。
案例:看着各个品牌的车价纷纷跳水,吴小姐始终举棋不定,怕自己刚买车价就跌了。可没多久就有经销商打出了“降价补偿”的大旗,于是狠狠心买了车,并约定如果半年内该车降价了经销商就将差价如数奉还。可还真是倒霉,不到半个月,吴小姐的一个朋友买了同样的车却便宜了10000多元。这下让吴小姐很难接受,怒气冲冲找到经销商要求补偿,得到冷冷的一句话:“我们说的是如果厂商降价,我们才补偿给你,现在价格便宜只是我们在让利促销,不算降价,当然不能给你补偿。”
对策:要知道,经销商不是傻子,他们知道厂商降价的机会不大,而实际的车价确实自己说了算,浮动的幅度很大。
陷阱5:贷款蒙人
骗术:有部分经销商会利用贷款手续和计算方式的复杂性以及消费者对车贷知识缺乏必要的了解,从而赚取不义之财。
对策:首先要清楚商家会在哪些方面有机可乘,例如消费者在办理贷款购车手续时,经销商故意多收取款项,且不向消费者提供银行的借贷合同,又如贷款买车时,经营者强制消费者到指定银行贷款或到指定保险公司办理保险,并收取高额手续费。了解了这些,就要在实际行动中注意这些方面,贷款购车时仔细查看汽车买卖合同的相关条款,然后每一环节都追问到底,在双方对合同条款无争议的情况下再签字盖章。